在迭代的商科数据中,寻找我们的成长曲线
(作者: 詹昌旺 安徽师范大学)
时隔一年,我又站在了商科竞赛的起点。五月的校园弥漫着成长的气息,新叶已褪去稚嫩,在暖阳下舒展成浓荫,一如我们正在经历的大三时光。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的箴言在笔记本扉页闪烁:"效率是把事情做对,效能是做对的事情。"这句箴言见证了我从执行者到决策者的蜕变——去年此时,我仍是追逐“best“的队员,而今已执起队长之旗,在时间的淬炼中完成了身份的升华。作为队长,我不再仅仅追求解决问题,更要带领团队辨认那条值得奔赴的“正确之路”。
对于地区赛,我主要用于熟悉磨合队伍,帮助队友熟悉比赛,虽有小的波折,但最终也是顺利晋级。在半决赛的前两年,因班级方面的各项事务,加上一次比赛并没有和队友打磨出绝对的默契,我们并没有投入最好的状态,排名也始终没有突破前十。于是我们便及时反思安排调整,记录学习组内靠前选手数据,思考自身的定位和战略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们的排名也节节攀升,最终定格在第六名。也许从去年的险获三等奖,到今年二等奖前列,进步令人欣慰,尽管距离更高荣誉仅一步之遥,仍不免有些遗憾。
数据迭代,策略日臻完善;经验总结,团队共赴成长。这一次的征战,镌刻着我们共同奋斗的印记。它无疑是成功的——在不断的磨合中,每个人都突破了曾经的自己,去年的我相信再战能更进一步,今年的我也做到了,但光芒之中亦有阴影。由于前期协调的失误,我们与总决赛一等奖失之交臂。国二,是一份肯定的勋章,也是一记清醒的鸣钟。它提醒我们:成长的阶梯,往往由完美与遗憾共同砌成。而大四到来也意味着人生的主轴悄然切换——考研、实习、论文……可能在这一年,我再也没有机会去纯粹地参加一次竞赛,过去六年经营的数据也被我导出为xls文件放在文件夹作为成长的见证收藏起来。这份小遗憾会被弥补吗?也许会是考上研究生后,再一次寻得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再战;也许会是学校里向我请教竞赛打法的学弟学妹,带着我们共同的前缀创造新的记录。而那一刻,我也许会思考:遗憾从来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段征程的起点。它或许暂时沉寂,但终会在合适的时机,以另一种方式回归、圆满。生命中的许多奔赴,并不总在预期之中发生,但只要我们仍在向前,那些收藏已久的热望与初心,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商科竞赛站在顶峰的那些榜样,同样是我成长锚定的方向。
虽然虚拟的公司经营暂时告一段落,现实生活中这段经历也只是简历上短短的一行字,但这一路上的学习、交流、合作、成长早已在我心中构建起一栋真正的大厦,它由我所学的商科知识打下地基,竞赛系统支撑起框架结构,每一份努力构成其中的一砖一瓦。在暑假实习过程中,接触生产物流市场财务各部门,了解真实的商业故事,走进真实的商业战场,才发现这座内心的建筑并非空中楼阁。它悄然成为我应对现实挑战的“指挥中枢”。这座由知识、经验和反思筑成的商科大厦,并没有因为离开竞赛而停止生长。相反,每一次实际工作中的成败都在为它加固或扩建。它不再仅仅属于某次竞赛或某门课程,而是逐渐演化成我理解商业世界的基本框架,未来也许会成为我职业身份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。
也许未来的路还很长,挑战只会更加复杂,但我知道,只要这座大厦还在心中矗立,我就始终有思维的立足点。它不只是某一段旅程的终点,更是我认知体系不断演进的一个起点——在真实与模拟的交汇处,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,持续积淀、不断重构,最终成为我面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时最坚实的底气与依托。
感谢商科官方,赐予我们这样一段纯粹美丽的成长经历;感谢每一位鼓励帮助我的老师朋友,我心中的供应链因你们的赋能而无比坚韧。